《非暴力沟通》第三章 不带评论的观察 领读 领读人:张燕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3-11-17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第三章 不带评论的观察领读III

去观察,就像信仰一样重要。

——费雷德里克·布希纳

一、第三章在整体上说了什么?

第三章内容主要围绕“不带评论的观察的重要性”以及“如何区分评论和观察”来展开,作者用歌词表现、表格对比、实例分析、现场练习等方式以帮助读者领会何为“不带评论的观察”。

概括第三章的主要观点如下:

第一,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区分观察与评论。

第二,非暴力沟通中,当我们想要清晰且诚恳地向他人表达我们的状态时,“观察”是一个重要的要素。如果我们在观察中夹杂着评论,人们便不那么容易真正听见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,反而会听到批评,甚至产生抗拒心理。

第三,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客观,不做任何评论。它只是强调,我们要区分观察与评论。

第四,非暴力沟通是一个动态的语言,它不鼓励一成不变、一概而论的陈述。提倡我们在描述观察时,清楚地说出特定的时间和情境。例如“汉克在过去20场球赛未进一球”,而非“汉克是名糟糕的足球运动员”。

二、第三章在细节上说了什么?

1.静态语言表达带来的问题。作者引用了语义学家温戴尔·约翰逊的观点:“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,是有缺陷的工具,它反映着泛灵论的思想,它倾向于谈论稳定和恒常,谈论相似性、常态和分类,神奇的转变、立竿见影的疗效、简化的问题以及终极解决方案,然而我们尝试用语言符号化的这个世界,却包含了无穷无尽的过程、变化、维度、变数、关系、功能、互动、发展、学习、应对和复杂性,不断变化的世界与我们相对静止的语言形式并不匹配,我们的许多问题正是因此产生。”

2.作者引用同事鲁斯·贝本梅尔的一段歌词对比了静态语言与动态语言,该歌词展现评论与观察的区别。在此截取片段如下:“我从未见过什么懒汉;我见过的他,有时在白天睡觉,在某个下雨的日子呆在家里。但他不是个懒汉。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,想一想,他真的是个懒汉,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贴上了‘懒汉’的标签?”作者提出,使用诸如“懒惰”“傻”这类负面标签所带来的影响,或许显而易见,但即使是像厨师这样所谓正向,或者看上去中性的标签,也会妨碍我们全面的看到一个人。

3.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:“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。”作者指出对大部分人来说观察他人而不做任何评判、批判或分析是很困难的,为此作者提供了一个小学咨询案例,该案例反映了学校的教职员工与校长彼此之间的沟通问题。

4.作者通过列表举例说明如何从混杂着的评论的句子当中区分出观察。作者列举了7种不当的表达方式。(1)未对自己的评论负责。(2)使用的动词暗含评论。(3)推断他人的想法、感受意向或愿望时,暗示这是唯一可能。(4)把预测当作确定的事实。(5)指代不具体。(6)在描述他人能力时,并未表明那只是自己所做的评论。(7)使用含有评论意味的形容词和副词。比如混淆观察和评论的表达是“吉姆长的很难看。”区分观察和评论的表达是“吉姆的长相对我没有吸引力。”

5.作者呈现了一个非暴力沟通实例“我们遇到过的最傲慢的演讲者!”在作者主持的一场工作坊中,有人举手说:“你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傲慢的演讲者!”面对这种情况,作者既没有辩解也没有指责对方,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他言语背后发生了什么。作者通过猜测他的观察、请他澄清、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、关注他的请求,调整了自己的表达。

三、第三章和我们有什么关系?

读完这一章,我们可以思考如下问题:

1.在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过程中,我们是否认真仔细地观察过对方的行为?过去的情境是否印刻在脑海中?还只能凭借一时的印象,简化认知,轻易地推出结论?

2.我们扪心自问,是否有对他人贴过标签,不论是正向、中性或是负面的?缺乏具体时间和情境的描述,会造成评论和观察混淆,给他人造成压力。在生活中,我发现有时表扬一个人,别人也会很快地反驳,或许是观察的并不准确,或许是过于武断。如作者而言,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具体细节更能帮助我们沟通。

3.在我们表达观察的内容时,要注意表达方式。避免犯7种错误,审视我们使用的词汇,仔细区分评论和观察。作者在书中举了大量实例,并且提供了练习题和作者的看法。书中的例子好辨别,关键是要分析我们通常的“脱口而出”,反省自己的表达习惯。不妨录制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过程,分析自己的观察与表达。